![]() | |
铅丝石籠網 | 铅丝石籠網 |
![]() | |
铅丝石籠網 | 铅丝石籠網 |
鉛絲石籠的發展曆史:
鉛絲石籠工程與造紙、火藥一樣起源于中國。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中國的勞動人民就在長江上遊岷江上修建了世界著名的都江堰工程。該工程大量采用了竹蔑編織的石籠擋水築壩。這是迄今爲止知道的世界上最早的鉛絲石籠雛形。
英国在16世纪时,首次出现铅丝石籠網的形式是装满泥土的柳条筐,用于军事重地的炮兵掩护体。17世纪日本是最早把铅丝石笼这种形式的建筑运用到防洪除险工程中去的。18世纪初,意大利开始采用袋状的铅丝石笼,用于修补和加固河堤。
現代的鉛絲石籠使用鍍鋅鐵絲編織成的網狀矩型箱體,在箱內裝填塊石或天然鵝卵石,用于各類擋水工程和防沖刷建築物。
鉛絲石籠的編織方法:鉛絲石籠編織方法有機械生産和手工編織兩種。手工編織速度慢,網孔不均勻,不適合大規模生産。
机械生产编织网孔均匀,速度快、效率高,是人工编织的50倍,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诺达石籠網厂生产的铅丝石笼采用国内外先进机器设备编织而成的双绞合六边形金属网,钢丝的直径可达2.00mm-4.00mm。为提高网箱的结构强度,每个网箱被平均分为约1M的间隔做一个隔片,而且在每片铅丝石籠網片的编织过程中,边丝的直径要比绞合的径纬双丝加粗一个规格的丝号,以提高网片的牢固性。